收发器
光纤收发器在数据传输上打破了以太网电缆的百米局限性,依靠的交换芯片和大容量的缓存,在真正实现无阻塞传输交换性能的同时,还提供了平衡流量、隔离冲突和检测差错等功能,保证数据传输时的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光纤收发器产品仍将是实际网络组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后的光纤收发器会朝着高智能、高稳定性、可网管、低成本的方向继续发展。
收发器系统硬件组成
每一路高速收发器包括发送器和两个通道,发送器和都是由物理编码子层(PCS,p场si-cal coding sublayer)与物理介质附加子层(PMA , physi-cal media additional sublayer)两部分组成。PCS包括兼容所支持协议的收发器中的数字功能的硬核逻辑实现,发送通道包括相位补偿FIFO、字节串行器、8B/10B编码器等模块;接收通道包括字对齐器、速率匹配FIFO,8B/10B、字节解串器、字节排序器、相位补偿FIFO等模块。PMA包括I/O缓冲器的模拟电路、CDR、串行器/解串器(SER/DES以及用于优化串行数据通道性能的可编程预加重与均衡。设备收发器通道工作时,FPGA架构中的输出并行数据通过发送器PCS和PMA进行传输,终转化为串行数据发送出去。接收到的输人串行数据通过PMA和PCS的处理以串行数据格式传输到FP以架构内部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485收发器
智能仪表随着80年代初单片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世界仪表市场基本被智能仪表所垄断,这归结于企业信息化的需要,而企业在仪表选型时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联网通信接口。一开始是数据模拟信号输出简单过程量,后来仪表接口是RS232接口,这种接口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但这种方式不能实现联网功能,随后出现的RS485解决了这个问题。
485收发器
上述计算仅考虑了485总线空闲状态时不处于不确定状态,并没有考虑485收发器的驱动能力和所用元器件的功耗等问题。外部所加上下拉电阻越小,可以将485总线空闲状态差分电压保持的越高,但与此同时,终端电阻和上下拉电阻的功耗也越大,对485收发器的驱动能力要求也越高,当超过485收发器的驱动能力时,也会导致通信失败。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250度高温rs485芯片代理的北京启尔特于2025/4/28 16:09:36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beijing.mf1288.com/rong1012-285858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