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光谱仪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确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在冶金、地质、石油、农业、生物医学、地球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 它是由由光源提供能量使样品蒸发、形成气态原子、并进一步使气态原子激发而产生光辐射;实际操作中依据不同元素灵敏度的凹凸能够改变负高压,例如硒元素灯灵敏度比较低,一般需求加大高压。然后将光源发出的复合光经单色器分解成按波长顺序排列的谱线,形成光谱。
原子荧光光谱仪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燃烧器的维护 如果发现燃烧器的火焰分叉,应马上熄灭火焰,采用刀片等适当工具把缝口的积盐等污染物除去,或把燃烧器取下用水冲洗排除污物。
(2)的金属毛细管的维护与检修 当的金属毛细管被堵塞时,可用洗耳球从出样口吹气,排除堵塞物,或用较软的金属细丝进行疏通。
想要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您可拨打图片上的电话进行咨询!
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分析佳的条件
读数时刻和进样时刻的挑选读数时刻是详细的信号有效测量时刻,在该时刻内进行信号收集,读数时刻一般大于进样时刻,便于把有效信号都收集在内,读数时刻太长会形成过多收集空白信号,采完信号后的那段时刻继续转泵首要是为了清洗管路和原子化器,用户可依据信号峰型和样品含量挑选适宜的清洗和读数延迟时刻。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确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经过约10-8s,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称为原子荧光。原子荧光分为共振荧光、直跃荧光、阶跃荧光等。
发射的荧光强度和原子化器中单位体积该元素基态原子数成正比,式中:I f为荧光强度;φ为荧光效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发射荧光光子数与吸收激发光光子数的比值,一般小于1;Io为激发光强度;A为荧光照射在检测器上的有效面积;L为吸收光程长度;ε为峰值摩尔吸光系数;点击“样品测量”,--------输入文件名------确定-----开始做样。N为单位体积内的基态原子数。
原子荧光发射中,由于部分能量转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能量,使荧光强度减少甚至消失,该现象称为荧光猝灭。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全自动吉天原子荧光光度计公司的吉天仪器于2025/5/8 20:18:20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beijing.mf1288.com/bjjtyq-286104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