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光谱仪组成
根据荧光谱线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在一定实验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原子荧光光谱仪分为色散型和非色散型两类。两类仪器的结构基本相似,差别在于非色散仪器不用单色器。色散型仪器由辐射光源、单色器、原子化器、检测器、显示和记录装置组成。
如果有问题欢迎来咨询!!!!
原子荧光光谱仪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确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经过约10-8s,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称为原子荧光。原子荧光分为共振荧光、直跃荧光、阶跃荧光等。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原理
氢化物发生法的概述:碳、氮、氧族元素的氢化物是共价化合物。其中As、Sb、Bi、Sn、Se、Te、Pb、Ge 8种元素的氢化物具有挥发性,通常情况下为气态,借助载气流可以方便的将其导入原子光谱分析的原子化器或激发光源中,然后进行定量光谱测量,这个过程也是测定这些元素的更佳样品引入方法。用常规的原子光谱分析方法测定这些元素有很大困难。因为,首先这些元素的激发谱线大都落在紫外线区,因此测量的灵敏度较低。另外,常规火焰会产生强烈的背景干扰,导致测量信噪比变坏。所以,一般火焰AAS、石墨炉AAS甚至ICP对As、Sb、Bi、Sn、Se、Te、Pb、Ge加上Hg的检出能力几乎都无法满足一般样品分析的需要。
原子荧光光谱仪组成部分
原子荧光光谱仪是一种分析仪器,它利用原子发射荧光的特性来分析样品中元素的含量和组成。该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金属分析、地球化学、医学研究等领域。
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源、光谱分析装置、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其中,光源产生的光线通过光谱分析装置分离成不同波长的光,并被检测器接收到。检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经过数据处理系统处理后得到样品中元素的含量和组成信息。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多通道原子荧光价格的吉天仪器于2025/5/7 17:10:1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beijing.mf1288.com/bjjtyq-2860633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