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光谱仪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确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经过约10-8s,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称为原子荧光。原子荧光分为共振荧光、直跃荧光、阶跃荧光等。
原子荧光光谱仪优点
敏化原子荧光激发原子通过碰撞将其激发能转移给另一个原子使其激发,后者再以辐射方式去活化而发射荧光,此种荧光称为敏化原子荧光。火焰原子化器中的原子浓度很低,主要以非辐射方式去活化,因此观察不到敏化原子荧光。
有较低的检出限,灵敏度高。特别对Cd、Zn等元素有相当低的检出限,Cd可达0.001ng·cm-3、Zn为0.04ng·cm-3。现已有2O多种元素低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检出限。
原子荧光光谱仪结构
原子荧光光度计分为色散型和非色散型两类。两类仪器的结构基本相似,差别在于非色散仪器不用单色器。色散型仪器由辐射光源、单色器、原子化器、检测器、显示和记录装置组成,非色散仪器没有单色器。荧光仪与原子吸收仪相似,但光源与检测部件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90°直角,而避免激发光源发射的辐射对原子荧光检测信号的影响。
原子荧光光谱仪除水装置一一减少荧光猝灭,提高检测灵敏度
采用特殊构造 Peltier冷凝装置 ,对气液分离器直接接触式制冷 ,将氢化物中的水含量降到zuidi。冷凝装置具有除水能力 ,优于Nation管、膜分离型、水封型等传统的去水蒸气装置 ,极大减少了对荧光信号散扰 ,有效降低荧光猝灭 ,提高检测灵敏度 ,使气液分离效呆更佳。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双道原子荧光厂家的吉天仪器于2025/2/20 13:44:4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beijing.mf1288.com/bjjtyq-284242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