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数字化之前的整理工作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环节
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前期整理工作直接决定了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质量。在此次实施的新规范中,增强了数字化前处理部分的内容,包括对实体档案保护和档案规范化管理方面的要求。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档案内容残缺,档案内夹有订书钉、曲别针等金属物。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数字化档案进行前做出相应处理。对内容残缺的应及时进行记录,对不宜公开的敏感信息暂不进行扫描,对订书钉、曲别针等金属物应予以拆除等等。总之,纸质档案数字化前处理工作作为馆藏档案数字化,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环节,严格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对提案数字化质量和提升数字化档案信息利用效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档案整理常见类型和环节
档案整理是指将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处理成规范格式的档案,满足保管、使用的要求。
纸质档案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类型,因此纸质档案的整理是较多的,以我们中泰德信公司为例,我们整理的档案中,纸质档案占98%以上,其中,文书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占比较大,基建档案占比较小。
文书档案的整理包括清理、鉴定、修裱、组件、装订、排序、编号、编页、编目、装盒、上架等环节。其中鉴定是比较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积存零散档案整理需要熟悉立档单位及档案历史和现状
积存零散文件的整理,一般是从研究立档的历史沿革和档案状况开始的。只有熟悉了立档单位及其档案的历史和现状,才能深刻地了解和掌握被整理档案的各种特点,才能正确地解决整理工作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对立档单位历史沿革和档案状况研究的结果,应写成书面材料,通常称为“立档单位和全宗历史考证”,这个作为整理工作方案的一部分,或作为单行材料。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档案公司的北京中泰德信于2025/2/21 14:27:0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beijing.mf1288.com/bjztdx-284281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