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振荡器的的稳定度
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是振荡电路的重要技术指标,在一般LC振荡电路中,尽管采取各种稳频措族,其频率稳定仅能达到10负4次方~10负5次方量级。如果要求频率稳定度优于10负5次方量级,就必须采用晶体振荡电路。晶体振荡电路是采用石英谐振器作为振荡回路元件的电路,它是利用石英谐振器的谐振特性控制和稳定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石英谐振器是从石英晶体中按一定方位角切下为AT、BT、CT、DT、ET、GT和X+5等切型。常用的几种切型的主要性能见表5.3-3石英片的振动具有多谐性,除基频振动外,还有奇次谐波的泛音振动。一个石英谐振器既可利用其基频振动,也可利用其泛音振动,前者称为基音晶体,后者称为泛音晶体。泛音晶体和基音晶体的等效电路(见图5.1-10)相同,但参数值不同。泛音频率与基音频率不成整数倍关系,只在奇数倍附近,且不能同时存在。泛音晶体一般利用3次和5次的泛音振动,而很少采用9次以上的泛音振动。由于石英谐振器具有极高的Q值,很小的P值,良好的物理与化学稳定性以及很高的回路标准性,因而,晶体振荡电路具有很高的频率稳定度。一般采用低精度石英谐振器时,频率稳定度可达10负5次方量级。
如何区分晶体和晶振?
晶体通常为两脚和四脚晶振,以2520晶振,3225晶振,5032晶振等一类晶振而言,它们都拥有两脚或者四脚的封装,晶振为四脚或者四脚以上的,这里可以肯定的一点,两脚的一定为晶体。那当遇到都是四脚的贴片晶振,如何区分晶体和晶振呢?如果晶体或者晶振在电路板上,我们只需观察晶振的外部电路是否有其它元器件的连接,如若无,则为晶振(有源晶振)。如果用肉眼观察,简单而有力的一点则是观察晶振的厚度,一般的晶体厚度均在0.45mm左右,而由于晶振技术内置起振芯片,因此晶振的厚度要比晶体高。
晶体振荡器技术指标
(1)总频差: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于规定的工作和非工作参数全部组合而引起的晶体振荡器频率与给定标称频率的频差;
(2)频率温度稳定度:在标称电源和负载下,工作在规定温度范围内的不带隐含基准温度或带隐含基准温度的允许频偏;
(3)频率稳定预热时间:以晶体振荡器稳定输出频率为基准,从加电到输出频率小于规定频率允差所需要的时间;
(4)频率老化率:在恒定的环境条件下测量振荡器频率时,振荡器频率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5)频率压控范围:将频率控制电压从基准电压调到规定的终点电压,晶体振荡器频率的小峰值改变量;
(6)压控频率响应范围:当调制频率时,峰值频偏与调制频率之间的关系;
(7)频率压控线性:与理想(直线)函数相比的输出频率-输入控制电压传输特性的一种量度,它以百分数表示整个范围频偏的可容许非线性度;
(8)单边带相位噪声:偏离载波f处,一个相位调制边带的功率密度与载波功率之比。有的技术人员帮助您选型,欢迎您前来咨询!
FFFFFF;text-transform:none;letter-spacing:0pt;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normal;mso-spacerun:"mso-font-kerning:1.0000pt;mso-shading:
FFFFFF;">晶体振荡器作用
FFFFFF;text-transform:none;letter-spacing:0pt;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normal;mso-font-kerning:1.0000pt;mso-shading:
FFFFFF;">
FFFFFF;text-transform:none;letter-spacing:0pt;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normal;mso-spacerun:"mso-font-kerning:1.0000pt;mso-shading:
FFFFFF;">每个单片机系统都有晶体振荡器,整个过程称为晶体振荡器。晶体振荡器在单片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结合单片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单片机所有指令的执行都基于此。晶体振荡器提供的时钟频率基于此。速率越高,微控制器的运行速度就越快。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HCSL输出有源晶振原厂的晶宇兴于2025/8/18 16:10:20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beijing.mf1288.com/bjjyxk-2882110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