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及特性
晶振一般采用电容三端式(考毕兹) 交流等效振荡电路;实际的晶振交流等效电路其中 Cv 是用来调节振荡频率,一般用变容二极管加上不同的反偏电压来实现,这也是压控作用的机理;把晶体的等效电路代替晶体后。其中 Co,C1,L1,RR 是晶体的等效电路。采用泛音次数越高的晶振,其等效电容 C1 就越小;因此频率的变化范围也就越小。
为什么晶振尺寸越小,产品的灵活度越高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及IoT设备等使用智能的电子设备迅速普及。而且,为了提高产品的设计灵活度和可穿戴舒适度并确保配置新功能所用的空间,要求这些产品上搭载的元器件的尺寸和功耗降低到极限。以晶振为例,在智能硬件还未兴起的年代,3225贴片晶振使用较为广泛,2520也算是尺寸相对较小的无源晶振封装了。如今,智能产品上所搭载的无源晶振多以1612贴片晶振,2016贴片晶振为主。这些晶振由于体积过于渺小,需要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才能看清真实面目。电子元器件一致改小,那么它们之间的间距也会缩短,这样来,有个好处就是能让不同晶体管终端的电容量降低,从而提升它们的交换频率。因为每个晶体管在切换电子信号的时候,所消耗的动态功耗会直接和电流容量相关,从而使得运行速度加快,能耗变小。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制程的数值越小,制程就越先进;元器件的尺寸越小,处理器的集成度越高,因此灵活度更高,处理器的功耗反而越低的道理了。
晶体振荡器的电路
晶体振荡器电路通过从石英谐振器获取电压信号,对其进行放大并将其反馈回谐振器来维持振荡。石英的膨胀和收缩速率是谐振频率,由晶体的切割和尺寸决定。当产生的输出频率的能量与电路中的损耗匹配时,可以维持振荡。
振荡器晶体具有两个导电板,在它们之间夹有一块石英片或音叉。在启动期间,控制电路会将晶体置于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并且由于系统中的正反馈,因此任何微小的噪声被放大,增加振荡。晶体谐振器也可以看作是该系统中的高频率选择滤波器:它仅使谐振频带周围的频率范围很窄,从而使其他所有信号衰减。只有谐振频率有效。当振荡器放大从晶体发出的信号时,晶体频带中的信号变得更强,主导了振荡器的输出。石英晶体的窄共振带滤除了所有不需要的频率。
晶体振荡器的作用
FFFFFF;text-transform:none;letter-spacing:0pt;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normal;mso-spacerun:"mso-font-kerning:1.0000pt;mso-shading:
FFFFFF;">晶振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在系统中使用一个单晶振荡器来保持所有部件的同步。在一些通信系统中,基频和射频使用不同的晶体振荡器,但通过电子调节频率来保持同步。北京晶宇兴科技有限公司常备现货的频率32.768KHZ,7.5MHZ,12MHZ,16MHZ,24MHZ,4.096MHZ等等常年有大量现货,性能稳定,体积小,欢迎有需要的客户,欢迎来电咨询!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工业级有源晶振报价的晶宇兴于2025/2/25 18:21:5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beijing.mf1288.com/bjjyxk-284401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