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
当今的近红外光谱仪通常采用以下六种架构:
固定滤波器:这类仪器基于固定数量的波长进行测量,每种波长对应滤光轮上特定的滤光片。滤光轮在不同滤光片之间转动时进行读数。
旋转光栅/棱镜:这类仪器利用电机在单点探测器上移动光栅分散的输出(波长)。
FT-NIR:这类仪器利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技术的傅立叶交换性质,通过移动的镜面创造能够与某个光谱形成数学相关的干涉图样。
线阵探测器:这类仪器利用光栅在元素数量为256或512以上的一维线性像素阵列上分散波长。
线性渐变滤光器:这类仪器利用线阵探测器前的渐变滤光元素,使特定波长能够影响每个像素元素。
DLP®技术:数字微镜器件(DMD)将光栅分散的光反射到单个像素探测器上。DMD可编程,且灵活度高,因此可按照任何顺序或不同分辨率对波长进行采样。整个过程只需一次扫描即可完成。
现在的近红外光谱仪比前几代产品要先进得多,具有微处理器控制、高精A/D采样、光谱电算化(带统计分析)等特性。不同架构的使用模型也有所不同:
实验室型:通常为的大型通用仪器。处理光谱数据的计算机可以是实验室内部设备,也可以是通过以太网或USB互联的远程设备。这些计算机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数秒之内完成与分布式参考库的对比。
便携型:便携式NIR光谱仪外形同实验室小型版本类似,可以移动,通常配备110V交流电源或12V带反相器电源,体积通常比午餐盒略大一些,可以放在卡车后挡板上,以供现场或工业环境(例如农场或矿区)中使用。
联机型:这类专门化设备用于监测工厂环境,通常具有特定用途。工厂安装可能会在一条装配线上包含多台光谱仪,通过以太网或无线网连接到主控制设施。
手持型:手持式光谱仪的生产受到了广泛关注,其特征是真正实现了便携化,非常便于用户使用。目前已推出电池供电式产品,体积与大型手钻相近。这类产品的好处是,非常便携,而且依靠内置电源可以远途使用。
谷物近红外分析仪样品检测
1、检测粮种:包括小麦、大米、大麦、油菜籽、大豆、玉米等粮食品种。
2、测量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直链淀粉、面筋等成分
3、测量方式:整粒测量。无需更换任何进样装置,即可进行不同粮食品种的检测。
4、安装预装的校准模型
小麦:水分、蛋白、硬度、面筋、沉降值
大麦:水分、蛋白等
大米:水分、蛋白、脂肪、直链淀粉等;
油菜籽:水分、蛋白、脂肪等;
大豆:水分、蛋白、脂肪等
玉米:水分、蛋白、脂肪等.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光源作用
光源作用的这种动态过程,就是将样品由固态变成气态,其中一部份元素激发而发射光谱,而这些气态的样品又不断地向四周扩散,分析间隙的气态样品也在不断更新,以求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当火花光谱分析仪光源激发一定时间后,蒸气云中待测元素浓度增大,只有蒸气云中浓度足够大,才能得到大的光电信号。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肉类行业中的应用应用于肉类产品感官评价分析肉类的感官指标主要指肉品的颜色、纹理、风味、嫩度、多汁性等,近红外光谱技术利用这些指标与肉品其他物化性质的关联性可对其进行检测。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多功能近红外光谱仪价格的吉天仪器于2025/9/1 20:01:1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beijing.mf1288.com/bjjtyq-2885624882.html
下一条:北京余热锅炉服务为先「华能」